学习宣传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思想组织建设 > 学习宣传 >

纪念王选选集---大师已去 风范永存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08-01-10 00:00 点击量:
【字体:

大师已去  风范永存

 

 

 

20062131103分,被誉为“当代毕”、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名基层组织负责人,听到这个噩耗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我国科技界失去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九三学社失去一位卓越的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而感到悲伤。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就经常听到王选这个名字,特别是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组织后,更是经常关注和了解他的工作及社会活动情况,从许多的报道中,知道他是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他负责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引起我国报业和印刷业的一场技术革命,让中文在多媒体时代成为了传播的内容载体,也让这个古老的文字从铅与火走进了光和电,从而获得了新生。该系统被评为198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和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首,占据国内99%的报业市场和90%的书刊(黑白)出版业市场,以及海外80%的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韩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他被誉为“当代毕升”,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多项国内外奖项和北京市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荣誉称号。200221,党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召开国家奖励大会,江泽民主席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王选院士,以表彰他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为九三学社有这样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领导人感到自豪,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倾倒。

 王选的一生,是对科技创新孜孜以求,全力拼搏的一生。他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辟蹊径的勇气。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家的组织下,是他大胆提出跳过正在攻关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当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正是他和他的团队一连串的创新,促进了汉字激光照排产业的形成,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晚年,他更是在多种场合呼吁,要积极鼓励创新,坚决支持创新。

王选的一生,是乐于奉献,追求人格完美的一生尚在盛年,他毅然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青年科学家。王选认为,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潮流,要创造条件,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他经常反思王安、比尔·盖茨等创业者、发明家的成长历程,认为创业的都是年轻人,真心诚意扶植年轻人。在进军日本市场时,他把培养人才放在更高的目标上。认为,发达的日本市场带来很多国内碰不到的需求,将刺激北大方正一批优秀年轻人的创造才能,使他们产生主导技术新潮流的使命感,这是高额奖金所买不到的。正在这种依靠自主创新,把性能优异的中国品牌打入国际市场的坚定信念,方正公司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奋斗、不断学习和进取、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锻炼了一支始终站在时代科技前沿、奋发有为的科技工作者队伍。
    1993
年退出科研第一线后,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上。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来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在刚过55岁的时候,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在他的培养下,一大批优秀骨干脱颖而出。他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了研究院每一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甚至于他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身上,体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博大无私、谦虚好学的胸怀。在一次演讲中,他说到:“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 。“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 正是怀着这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不记名利,忘我工作,把自己发展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使他有了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王选还是一位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的科学家。他一生荣誉无数,但他视名利如浮云。他说:“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最初的动力,决不是想要拿个什么奖,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们之所以狂热地去追求,是因为热爱和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缘故。” 他还说,“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作为北大方正的创始人。说起公司名字的由来,知情者说是源自《汉书·晁错传》里的一段话:“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不论是按古人观点还是以现代标准,不论从卓越成就还是高尚人品,所谓“当代毕”和“方正之士”,他都名符其实!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十年如一日、拼搏在科学前沿的信心与毅力;看到了历尽磨难、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看到了面向国家需求,急国家之所急,想民族之所想的爱国情怀;看到了诲人不倦、提携后进的崇高品格。他的业绩昭示人们,立足中华大地,报效祖国人民,放眼科学前沿,矢志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我在互联网上看到网友们这样评价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民心是秤,诚哉斯言!
    
王选的逝世,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他以自己的一生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也塑造了一座拼搏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大师已去,风范永存

我期盼着,祖国的科技领域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丰碑。

 

 

 

作者:韦瑛,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九三学社武威市委员副主委,市作协会员,省杂文学会会员

联系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农技中心

邮编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