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建议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建议 >

九三学社甘肃省委2012年度调研报告展示-3

来源:未知 作者:刘文亮 张 宇 发布日期:2013-04-23 09:41 点击量:
【字体:
甘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在全国发展
战略格局的科学定位中借势突破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并指出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对甘肃省来说更显刻不容缓,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甘肃幅员之辽阔、区域情况之复杂、地区自然禀赋差别之明显,全国少有。欠发达、资源型省份、老工业基地、全国生态最脆弱地区等多重困难叠加,其发展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不协调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万元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就是靠资源消耗和投资拉动。历史经验表明,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时期都是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比较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比较好的时期。近些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政策为甘肃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甘肃省经济主要指标持续以两位数增长。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破解甘肃省发展不足这一最大的矛盾,还是没能彻底改变同发达省市差距拉大这一基本趋势。我们认为,甘肃实际上还是处在一个“上头(省市)有想法,而下头(县乡)没办法”、“宏观(省的层面)有战略,而中观(市州和大企业)无活力、微观(县域和小企业)缺实力”的尴尬境地。怎么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够快、不够好。
    一、空间格局的不经济性是甘肃加快发展的绝对“劣势”,应该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进一步规避和克服
    世界上一个普遍的认知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将持续以大西洋与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中心。而甘肃一方面由于深居欧亚大陆腹地,城市聚落距离世界人口和经济中心较远,对外交流的空间交易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所在区域由于戈壁、沙漠、高山、峡谷的分割,与周边城市和乡村聚落在空间上都十分分散;同时,整个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上各聚落不仅相互间距离遥远,而且绝大多数规模小、密度低、产业结构雷同,从而缺乏集聚效应。
    这种地理空间格局,使得甘肃的空间交易成本太高,空间规模不经济,从根本上限制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这一直是甘肃自“海上丝绸之路”打开、“陆路丝绸之路”被冷落以来发展的“硬伤”。因而,说一千道一万,一言以蔽之,甘肃应想方设法围绕把人口和经济活动压缩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根据2012年8月14日省政府印发的《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地区就是指《规划》中确定的以“—横两纵六区”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地区,即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为横贯全省的横轴,以呼包银—兰西拉经济带、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武都经济带为两条纵轴,加速推进形成兰白(兰州—白银)、酒嘉(酒泉—嘉峪关)、张掖(甘州—临泽)、金武(金昌—武威)、天成(天水—陇南成县、徽县)、平庆(平凉—庆阳)六大组团式城市化发展格局。“一横两纵六区”重点开发区域覆盖全省24个县市区,面积4.8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1.3%。由此寻求空间定位,尽量要使自己的空间格局更紧凑一些。与此同时,进一步建设完善以甘肃为主体、青海和宁夏为两翼的黄河上游“一体两翼”三角黄金运输线,拓展连北京、进拉萨的空间格局;集中力量优先连通中、东部和大西南地区的三大快捷通道,聚拢中原城市群和“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建设新丝绸之路千里快速运输大通道,促进与中亚、西亚的经济贸易合作。另外,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先进电子商务技术,最大限度地把人类活动的实在空间转向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缩短与外界的“距离”。
    二、战略通道、生态屏障、文化资源宝库是甘肃引以自豪的国家“地位”,应该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以巩固
    首先,甘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甘肃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和西气(油)东输的咽喉要道,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条铁路干线和国家四大主干光缆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分布着,国家4条输油管道和5条输气管道主干线通过甘肃境内,构成了联系全国并通向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邮电通讯枢纽和能源运输大通道。同时,甘肃又是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周边与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接壤,是中原地区连接民族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政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成为推动甘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动力。
    其次,甘肃对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甘肃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在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在《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三屏四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生态功能区覆盖全省37个县市区,面积26.7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2.84%,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是甘肃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最少的河西内陆河地区不足40毫米,而年蒸发量特别高;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输入长江、黄河泥沙分别占总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可以说,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直接关系到西北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甘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国科学发展的大局。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使命”、甘肃责任。
    第三,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甘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内陆地区所固有的文化形态一向得到较好的保存。这些数量巨大、价值珍贵、特色鲜明、品类繁多的文化遗产,既是建设文化大省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学界公认,甘肃是中华民族早期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上众多民族及其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大舞台。就目前我们的认识和社会的认同来说,起码敦煌、丝绸之路、长城和《读者》是国宝级的文化资源,麦积山、伏羲文化、黄河文化和《丝路花雨》等是国家级的文化资源。“资源宝库”的深度开发必然形成“文化大省”的客观结果。因此,甘肃未来的发展最终要举文化旗、打文化牌、走文化路、吃文化饭,这是甘肃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
    三、集中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是甘肃面临的残酷“现实”,应该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破局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面比重大等特殊困难和问题,甘肃与全国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都处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的后位,而且这些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全国处于末位。贫困面全国最大,按照国家新标准测算,我省贫困人口预计达到13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0%以上、农村人口的80%(2011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22亿人,占总人口的9%左右、农村人口的18.6%),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7%(甘肃人口总数占全国的1.98%),是全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不仅贫困面广,而且贫困程度深,与全国同步脱贫面临巨大压力。从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2010年我省是62.7%,比全国低17.4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水平低8.7个百分点,比贵州62.4%略高一点。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每年平均增速必须达到3.4%,而前10年我们只有1.73%,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另据国家统计局对2008年西部12个省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监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也在甘肃。甘肃省按照以往的发展,到2020年根本不可能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没有西部和甘肃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由此可以看出,甘肃如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自然就成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一块“心病”,更是我省发展的掣肘,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破局。
    四、国办《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是开启甘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金“钥匙”,必须紧紧攥在手上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29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重点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等总体要求,并提出了40多条支持我省加快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是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屏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大局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的思路,并明确了甘肃交通、生态、产业、文化和民族方面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五大战略定位。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国情、甘肃省情和发展新形势,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广泛比选后慎重提出的思路,并经有关部门深入讨论,逐步提炼而成的,凝聚了各方面的真知灼见。为了将《意见》中国家支持我省发展的各项政策任务落到实处,省直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多次赴京向中央对口部门、单位汇报衔接,截至2012年1月底,中央单位(企业)出台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或与我省签订部省协议共49个。同时,在国家及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争取获批了白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甘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升格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敦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兰州高新区、经济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增容扩区工作不断推进。还要特别提到的是,2012年8月20日,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对探索西北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模式,增强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10年来,为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已经超过70个。而直接或间接包含支持甘肃发展内容的规划文件就有12个之多,包括《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等等,形成了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效支撑点。
    难能可贵的是专门针对一个非民族自治省量身定做的政策文件,在西部乃至全国还算第一个,充分证明甘肃又好又快发展问题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分量。《意见》以新思路、新举措,为甘肃的科学发展确立了方向、设定了“标杆”、描绘了蓝图,为全省生产力布局和项目摆布提供了依据,也为改善甘肃的体制政策环境创造了条件、凝聚了力量。可以说,《意见》的出台是甘肃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甘肃发展站在新起点、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意见》还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还需要我们创造性的理解和落实。因此,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把这个重要文件作为甘肃的“尚方宝剑”。它对破解甘肃诸多发展难题来说是“一桥飞架南(兰州)北(北京)”之“桥”,可以“天堑变通途”。它是开启甘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把金钥匙,对甘肃来说弥足珍贵,我们理应倍加珍惜。
    五、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本质就是甘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场重大“实践”,应该一以贯之地加以落实
    以国务院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为标志,全国第一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在甘肃落地。这一针对甘肃经济特点制订的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国家支持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10项政策,为我省的优势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引擎。为了将一条条抽象的政策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2010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循环经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同年2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两年多来,按照国务院总体规划批复精神,全省上下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贯彻落实《总体规划》, 打造循环经济载体,完善政策措施,探索发展模式,加快项目建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得到提升。2012年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实施考核办法》,逐年分解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及分工。白银、金昌和武威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发改、国土、质监等6个省直部门研究出台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甘肃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也于今年3月2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税收、投融资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成了“十二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节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等专项规划编制。省级财政设立1.8亿元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甘肃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1000亿元融资协议和《开发性金融支持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合作备忘录》。
    实践证明,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省建设是甘肃加快经济转型跨越的重要政策平台,是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省,本身就是甘肃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场重大实践活动,找准了破解甘肃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全省上下应该专心致志地抓好政策衔接,在配套有效保障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深入抓好落实。